
综合布线系统是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信息传输的基础平台。随着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为校园建立了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平台,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高速传输通道。
学校的综合布线系统以安全性、完整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可靠性为设计原则,选用灵活的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通道通过简单跳线,可以灵活组网,充分体现综合布线的灵活性、扩展性。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即同一标准信息插座,可方便地通过跳线定义后接插不同通讯协议不同种类的信息设备,采用电子配线架,以方便管理区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区域,准确定位通信线路故障部分,提高管理能力。
当前,以数字化校园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更为迅速,各种信息化应用正改变着老师和学生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引发了教育行业一场新的革命。数字化校园是以IP通信平台为基础,实现资源和应用的数字化,对信息化平台的集成支撑。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内容、教育活动、教育信息等进行数字化建设,实现校园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和应用整合,提升校园运行效率、扩展校园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全面信息化的校园环境。
以提高人才素质为宗旨,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智慧校园网建设中,将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随着计算机系统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安装计算机设备的场地技术,即机房工程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所采用的新材料、设备、工艺和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及时监控等,能充分满足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的要求,同时又要给系统管理员创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因此,在设计上要求充分考虑设备布局、功能划分、整体效果、装饰风格,体现现代机房特点和风貌。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现代建筑物内的综合系统工程。它与所有建筑物的机电设备如变配电、空调、照明等设施有密切关系。它包括综合安防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校园信息发布系统等。建筑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物来说是一个整体,每个弱电子系统都各有电缆管线,整个校园遍布着整个弱电系统的电缆布线。本次设计结合校园的建筑特点和各系统分布及应用要求将最大程度的对综合管路系统进行最优化的设计。
综合管路是智能建筑安装工程量最大的一项重要工序,合理的弱电综合管路设计不仅会节省管槽及线缆材料,降低工程成本,也会减少施工工程量。
综合管路的工程设计,为弱电智能化系统建立了合理的公共通道。其内容包括与整个弱电系统相关的弱电预埋管、预留孔洞、弱电竖井、桥架、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数据资产逐步成为了最具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数据资产中包含了大量的文档资料(非结构化数据),已经占到所有数据量的80%以上。它们包括文本文件、数据表单、演示文稿、图片、设计图纸、各类视频文件、电子邮件以及其他与应用相关的文件,们分布于PC终端、U盘/移动硬盘、文件服务器和各种业务系统中,形成多个数据孤岛,并且不便于安全保护、分享、共享等,无法有效提升办公和生产效率。
通过构建统一高效、安全合规的校园网盘服务,实现校园内部文档灵活安全办公、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文档的安全管控性。
教学办公设备包含教学办公一体机/激光打印机等.
教学楼建设一套电铃控制系统,满足校园考试、上下课铃的建设需求。


在传统数据中心建设模式中,由于传统服务器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绑定,使得服务器之间无法复用计算资源,只能通过为不同业务单元分别堆加服务器来满足业务需求,随着业务规模发展,显然传统模式的数据中心无法在快速响应和节省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校园平台建设硬件基础采用虚拟化服务器建设模式,使得操作系统不再直接安装在硬件上,业务服务器成为逻辑服务器概念,形成了逻辑层和物理层分离的横向结构,不仅可以方便地复用硬件资源,管理效率也大大提升。